南京AG真人平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
GMP 认证现场检查缺陷项目整改报告
大容量注射剂(造影剂)
GMP 认证现场检查缺陷项目整改回复报告
国家药品认证管理中心于 2011 年 5 月 10 日至 2011 年 5 月 13 日 对我公司位于大容量注射剂(造影剂车间)进行 GMP 认证现场检查, 现场检查未发现严重缺陷和主要缺陷,发现一般缺陷 13 项。
公司按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(2010 年修订版)对存在的问题 制定了整改计划,并按要求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,现将整改具体情况 汇报如下:
缺陷 1、对洁净区操作人员清洁消毒工作的培训内容未能及时根据新修 订 GMP 进行更新;质量转受权人部分法规知识欠缺。(27) 1)、将原执行文件 PR-318G《三十、十万级洁净区清洁、消毒工作》、 PR-316G《百、万级洁净区清洁、消毒工作》文件根据新版 GMP 要求 进行修订,修订为 PR-316H《 A 级、B 级和 C 级洁净区清洁、消毒工 作》、PR-318G H《D 级洁净区清洁、消毒工作》。将洁净级别按 2010 版规范附录要求分为 A、B、C、D 级,并在文件内对洁净区的级别进 行对应分类,如 A(百级)、灌装间辅助区域 B 级, C(万级)及 D
(十万级)等,并对岗位人员进行了培训考核。
修订后的 PR-316H《 A 级、B 级和 C 级洁净区清洁、消毒工作》摘 要见附件 1-1
PR-318 H《D 级洁净区清洁、消毒工作》摘要见附件 1-2
修订后的文件培训记录见附件 1-3
2)、对质量转受权人的培训情况进行了审核,其已接受过相关法规的培 训考核,能够理解相关法规的内容要求,但对其仍进行了相关法规的 再培训,包括《药品管理法》、《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》及《药品注册 管理办法》,明确了《药品生产许可证》、《药品生产批件》、GMP 认证 以及产品上市的相互关系和要求。
质量转受权人相关法规培训记录见附件 1-4 2、灭菌前室与灭菌后室之间的门,没有防止灭菌车直接进入灭菌后室 的有效措施。(38)
1) 变更 sop PO-2 101 007B《灭菌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》,对穿越灭 菌前室与灭菌后室之间的人流及物流加以控制,在灭菌前室与灭菌 后室之间的门上安装单向门禁,仅限于灭菌后的空车返回。该门仅 由车间管理人员在灭菌后室开门,空车可由灭菌后室进入前室,并 进行登记。
2)在灭菌前室与灭菌后室之间门上的灭菌前室一面粘贴警示标识,禁 止灭菌前室人物从该门穿越进入灭菌后室,并对人员进行文件培训。 PO-2 101 007C《灭菌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》摘要 见附件 2-1: 单向门禁图片见附件 2-2
警示标识图片见附件 2-3
PO-2 101 007C《灭菌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》培训记录见附件 2-4 3、C 级区一楼和二楼洁净走廊消防箱内消防栓接口密封不严。(50)
1) 立即对 C 级区一楼和二楼洁净走廊消防箱内消防栓接口进行密 封,密封情况良好。
中国GMP技术联盟搜集
WWW.GMPUN.COM 本文本为网络转载仅供参考
大容量注射剂 GMP 缺陷回复
2)、启动 CAPA(CAPA11005D),对该生产区所有线(管)孔进行排查, 洁净区内线(管)接口无其他密封不严情况。并对工程人员就行了《洁 净区的监控及维护程序>的培训,要求工程人员按文件规定对生产厂房 定期进行检查,防止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。
重新密封后现场图片 见附件 3-1
《洁净区的监控及维护程序》培训记录 附见 3-2 4、产品灭菌工序 SBM 灭菌柜无试机操作管理规定,如 3 月 9 日,4 月
29 日、5 月 6 号无指令和评价记录,仅有设备运行记录。(72)
1)、增加 E A-129A 《设备试机管理规程》,规定在非正常生产情况下 的设备运行管理,要求由岗位人员或设备维护人员提出书面申请,经 部门负责人审核批准后,在授权范围内运行设备并填写运行记录。设 备运行结束后对运行情况进行评价。 2)、已对设备管理、维护及操作人员进行了 E A-129A 《设备试机管理 规程》培训,经考核合格。
E A-129A 《设备试机管理规程》摘要见附件 4-1
设备试机管理规程》文件培训见附件 4-2 5、用于注射用水、纯化水呼吸器检测用的过滤器完整性测试仪没有使 用记录。(86)
1)、变更 sop E U-188A《过滤器完整性测试的操作规程》,增加过滤 器完整性测试仪使用记录,要求操作人员在使用完整性测试仪时应记 录完整性测试仪编号、校验有效期至、使用日期、时间、使用岗位、 检测滤芯型号、批号以及仪器运行情况,操作人及复核人予以确认后
均签署姓名、日期。 已对岗位人员进行培训,考核合格。
《过滤器完整性测试的操作规程》摘要见附件 5-1
《过滤器完整性测试的操作规程》培训记录见附件 5-2 2)、对工程部其他仪器的使用台账进行了排查,没有发现类似问题。
6、 溶解辅料用注射用水点(10103)未依据质量监控(QC-737)监 测频次原则进行。(100)
情况说明:造影剂车间配制岗位用于药液配制的有 3 个注射用水 口 WFI 10104、WFI10105 和 WFI10103。WFI 10104、WFI10105 主要
用于浓配和稀配,WFI10103 用于浓配时辅料的溶解,每次用量 20L 左 右。根据 QC-737 O《水系统的质量监控》要求在生产时每个工作日均 对配料用注射用水口进行取样检测,但取样人员仅对 WFI10103 进行每 月一次的定期检测。
1)、启动 CAPA(CAPA11006D),对公司所有用水口的作用及检测频率进 行核查,经核查无其他未按规定要求频次进行取样检测的情况。 2)、修订 QC-737O《水系统的质量监控》,增加了水系统各水口的用途 及检测周期,将 WFI10103 水口检测频次修订为使生产时每个工作日均 进行取样检测。
3)、修订了 PO-2 101 004B《配制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》增加配制岗位 用水点用途。
4)、已对岗位操作及取样员进行培训,经考核合格。
PO-2 101 004C《配制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》摘要见附件 6-1
《配制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》培训记录见附件 6-2
QC-737《水系统的质量监控》摘要见附件 6-3
《水系统的质量监控》培训记录见附件 6-4
7、 药用溴化丁基胶塞和氯化钙接收记录没有标明物料生产厂家,标 识为经销商;进口物料依地酸钙钠的接收记录无产品名称和生产企业 名称的英文原文。(106) 1)修订《合格供应商目录》增加国外供应商的生产商及进口物料的外 文名称;
2)对仓储管理人员进行 SR-211K《物料的验收、储存、发放管理程序》 及新版《合格供应商目录》的培训,要求在到货验收台账上按规定记 录物料的生产厂家、供应厂家以及进口物料名称及生产、供应厂家的 外文原文。该培训经考核合格。
《合格供应商目录》摘要见附件 7-1
《合格供应商目录》培训记录见附件 7-2
《物料的验收、储存、发放管理程序》培训见附件 7-3 记录
8、 灭菌柜验证中使用的 12 个温度探头显示结果未与设备本身四个 探头进行比对分析评价。(148)
1)、根据验证方案于 2011 年 2 月完成了设备验证,包括空载热分布以 及满载(生产装载方式)热分布、热穿透、微生物挑战试验等项目确 认,测试结果均达到规定要求,并且在空载热封布中对设备温度控制 探头、验证仪温度探头进行了比对,结果符合要求。但未对灭菌柜验 证中使用的 12 个温度探头累计的 F0 值与设备本身三个参考瓶温度探
头的累计的 F0 值进行比对分析评价。
2)、GMP 认证结束后,我们立即制定了整改方案对灭菌柜热穿透试验 中 12 个温度探头三批检测结果与三个设备参考瓶的三批检测结果进行 比较分析:
设备控制温度探头是一只悬空放置在灭菌柜腔体中的探头,在本 设备空载热分布测试中,已经将它与验证仪探头测得的温度进行了比 对,结果二者之间差别符合≤0.5℃的要求;在热穿透测试中,它累计 的 F0 与产品实际累计 F0 差别应该很大,参考价值不大,因而本设备 对这个探头没有进行 F0 值累计。
在三次热穿透测试中,设备参考瓶累计 F0 与验证仪 12 个探头中 最低的 F0 最大差值为 3.24,为了保证药品最终灭菌所获得的 F0 值大 于 12,确保达到过度杀灭的效果,在商业生产中每一批(与验证批量 及摆放方式一致)100ml 碘克沙醇注射液产品灭菌后应该检查设备参考 瓶最低 F0,要求设备参考瓶最低 F0 不小于 15.24。根据 3 次热穿透测 试设备参考瓶 F0 远大于 15.24 这个情况,为了在商业生产中更容易操 作并且增加可靠性,将设备参考瓶最低 F0 要求为不小于 16。 3)、修订了碘克沙醇注射液(100ml:65.2g)工艺规程(MF-2 023 003C)、
批生产记录(BPR-2 023 003B/PB)以及 PO-2 101 007C《灭菌岗位的标准 操作规程》,根据灭菌柜验证报告明确了设备参考瓶的最低 F0 值≥16 的要求,并已对岗位操作人员进行了培训,考核合格。
SBM 灭菌柜性能确认整改方案、报告见附件 8-1; 碘克沙醇注射液(100ml:65.2g)工艺规程(MF-2 023 003C)摘要见附
件 8-2
碘克沙醇注射液(100ml:65.2g)批生产记录(BPR-2 023 003B/PB)摘要
见附件 8-3
PO-2 101 007C《灭菌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》摘要见附件 8-4
工艺规程、批记录及文件培训记录见附件 8-5
9、 偏差处理文件和变更控制管理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偏差(变更) 类别方式。(155)
1)、按文件规定程序修订了 QS-003A《变更控制》。修订前的 QS-003A
《变更控制》已定义不同的变更级别并例举实例进行了说明。修订后 的 QS-003B《变更控制》依据变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分为重大变 更、一般变更和微小变更三个级别,并重新进行了定义和举例说明, 同时在文件中规定变更级别由 QA 决定;
2)、修订了 QS-004A《偏差管理》。修订后的 QS-004B《偏差管理》将 非计划偏差分为严重偏差、重要偏差、微小偏差,并对各类偏差进行 了定义和举例,规定偏差分类由 QA 和质量经理进行确认。 3)、已对员工进行了变更后文件的培训,经考核合格。
QS-003B《变更控制》摘要见附件 9-1
QS-004B《偏差管理》摘要见附件 9-2
修订文件培训记录见附件 9-3
10、使用的进口药用溴化丁基胶塞质量标准没有参考进口检验标准
(JBB-0020-2004)综合制定。(165)
1)、将药用溴化丁基胶塞内控质量标准与进口检验标准
(JBB-0020-2004)进行对比,对比结果显示:仅颜色、紫外吸收及硫 化物项略有不同。 2)对比欧盟药典胶塞质量标准、美国药典胶塞质量标准、药用溴化丁 基胶塞进口检验标准(JBB-0020-2004)和进口胶塞内控质量标准,并 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修订了进口胶塞质量标准,主要修订内容为颜色、 紫外吸收度、硫化物项目。同时修订了进口胶塞的检验操作规程和检 验原始记录。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,经考核合格。
进口药用溴化丁基胶塞质量标准与内控标准对比见附件 10-1
修订后进口药用溴化丁基胶塞检验操作规程见附件 10-1
修订进口药用溴化丁基胶塞检验操作规程培训记录见附件 10-2
11、洁净区(C 级)内辅料配料桶和清洁工具无状态标识(192)。
1)、已对岗位员工进行了 PO-02 101 010A《配制岗位容器具清洗操作 规程》的培训,要求员工在设备清洁完成后立即填写状态标识卡。相 关员工已经培训考核合格。
2)、QA 在清场时对设备清洁进行确认,同时检查状态标识。 见附件 11-1:车间容器具及清洁工具状态标志自查情况
见附件 11-2:状态标志图片
见附件 11-3:《配制岗位容器具清洗操作规程》培训 12、关键岗位人员(如灭菌和灌装岗位)变更没有按变更控制进行管 理。(240)
1)QS-007D《培训系统规程》(执行日期 2010 年 7 月)要求公司人员上 岗及转岗均按照《培训系统规程》进行管理,所有人员根据拟从事岗
位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,员工按计划培训考核后,部门管理人员 对其培训效果进行评估,评估合格后方可上岗。 2)修订了《变更控制》,人员变更(上岗、转岗及离岗)均按《变更 控制》进行控制,并根据岗位人员对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程度对 人员变更进行了分级。已对员工进行了培训,经考核合格。
QS-003B《变更控制》摘要见附件 12-1
培训记录见附件 12-2
13、召回管理规程没有明确召回小组人员和相应人员联系信息。(298)
1)、修订了文件 QS-014B《产品召回程序》。修订后 QS-014C《产品 召回程序》明确了召回小组人员名单和人员联系信息,修订后的文件 可以确保在需要召回时可以直接根据该程序进行召回。
2)、对 QS-014C《产品召回程序》进行了培训,经考核合格。 QS-014C《产品召回程序》摘要见附件 13-1
培训记录见附件 13-2